在线咨询

您的位置是: 合同纠纷服务网>新三板>正文

新三板的分层管理制度

来源:网络  作者:未知  时间:2016-02-21

  核心内容:在我国,新三板分层管理的总体思路为“多层次,分步走”,起步阶段将挂牌公司划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,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,再对相关层级进行优化和调整。我国法律对新三板的分层管理制度有怎样的规定呢?下面由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新三板分层管理制度的相关知识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
  新三板分层方案旨在新三板挂牌公司风险的分层管理,其实现方式是制度的差异化安排。通过分层,对不同层级挂牌公司实施差异化的服务和监管。

  一、分级调整

  每年4月30日之后层级调整时,全国股转系统根据维持标准,从创新层挂牌公司中自动筛选出不符合维持标准的挂牌公司,如果第一年不符合的,公司应当及时发布风险揭示公告,第二年仍不符合的,则将被调整到基础层。

  同时,全国股转系统根据分层标准,从基础层挂牌公司中自动筛选出符合创新层标准的挂牌公司,并确定创新层最终名单。

  二、差异化制度安排

  挂牌公司分层的本质是挂牌公司风险的分层管理,其实现方式是制度的差异化安排。通过分层,对不同层级挂牌公司实施差异化的服务和监管。

  (一)创新层公司

  1、服务方面

  创新层市场将以提高市场效率为核心持续推进制度创新,优先进行融资制度、交易制度的创新试点。对创新层挂牌公司建立一次审批、分期实施的储架发行制度和挂牌公司股东大会一次审议、董事会分期实施的授权发行机制,加强融资定价指导、限售管理和募集资金使用的管理;探索并购贷款和并购基金的可行性。

  2、监管方面

  (1)从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强度上适度提高要求,要求该层公司披露业绩快报或业绩预告,并提高定期报告、临时报告披露及时性的要求,鼓励披露季度报告,加强对公司承诺事项的管理;

  (2)要求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建立相关制度,要求设置专职董秘,强化对公司董监高敏感期股票买卖、短线交易的管理;

  (3)实施严格的违规记分制度和公开披露制度,并与责任人员强制培训制度相衔接,研究引入自愿限售制度。

  (二)基础层公司

  主要以现行市场制度为基础运行,随着现行制度的调整完善,并针对基础层企业特点持续优化。

  1、服务方面

  探索运用大数据方式进行公司个体诊断和横向比对,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投融资对接效率,并强化非标准的个性化服务。

  2、监管方面

  在执行现有监管规则的同时,适度降低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披露要求。


添加微信×

扫描添加微信